品牌环北部湾网

湛江市品牌推广研究中心章程

发布时间:2016-07-10 15:28 | 分类:中心简介 | 作者:品牌湛江

湛江市品牌推广研究中心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单位的名称是湛江市品牌推广研究中心

第二条 本单位的性质是一个专业从事品牌推广与战略研究的公益性、学术性的;主要利用非国有资产、自愿举办、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第三条中心的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围绕促进湛江品牌战略,推动企业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目标积极加强与国内国际间在品牌创造的研究、培育、引导、服务、推介、保护工作及交流活动,大力培育发展湛江的国际品牌,为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供全方位服务,为发展湛江经济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条 本单位的登记管理机关是湛江市民政局;本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是湛江市社会科会界联合会

第五条 本单位的住所地是湛江市赤坎跃进路13号机械大厦7楼

第六条 本章程中的各项条款与法律、法规、规章不符的,以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为准。

第二章   举办者、开办资金和业务范围 

第七条 本单位的举办者是陈龙生。

举办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了解本单位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二)推荐理事(以下简称理事)和监事;

(三)有权查阅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会议记录和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

第八条 本单位开办资金:30000元;出资者:陈龙生,金额:30000元。

第九条  本单位的业务范围:

一、以研究、培育和打造湛江本土品牌为己任,全力使之跻身世界品牌行列,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主要任务是:
    1、 积极开展国际品牌产品培育工程、努力使品牌培育工程体系化、规范化、科学化、国际化。
  2、 积极帮助企业搞好申请国内(外)驰名商标认定、国际品牌认定以及有关质量奖项的认定咨询服务工作,同时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向国内(外)发布广告
  3、 会同国内(外)有关市场调查、经济理论、营销策划等专业机构,为企业实施品牌战略、资本运营、品牌经营、技术创新等提供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
  4、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与创品牌有关的研讨会,邀请国内外品牌研究专家、著名经济学家,成功企业家等进行创品牌经验交流,以推动湛江企业在创品牌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
  5、 为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供策划、咨询和培训服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重理论提升,又要求实践推进。

二、 探索国际品牌成长的基本规律,深入研究国内外创品牌经验,为企业创品牌提供实用的指导经验。具体包括:
  1、 研究品牌与市场战略理论,为企业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2、 研究品牌战略在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3、 研究企业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战略,努力提高湛江企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4、 开展品牌普及推广工作,提高湛江企业的品牌意识,尊重知识产权,维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创立品牌、保护品牌和发展品牌而努力。

三、总结推广国内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典型经验:
  1、 总结推广国内外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成功经验。

2、 引导企业创品牌,要在"创"字上下功夫。
  3、 促进品牌企业、文化强强联手,发挥整合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4、 保护、发展和提高已有的品牌,培育新的品牌。增强湛江企业同国际品牌竞争力。
    四、 为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1、 帮助企业提高实施品牌战略的认识,以创品牌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的优化组合,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2、 帮助企业通过实施品牌战略,优化经济结构,形成经营管理的品牌效应。
  3、 通过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
  4、 为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供策划、咨询和培训服务。
  5、 利用本中心资源为企业宣传品牌,推广品牌,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信誉度。
  6、 为企业打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提高品牌影响力提供解决方案。主要从事品牌规划、网站制作、VI设计、广告设计、画册印刷、样本制作、事件营销策划、媒体深度合作等,

7、 组织跨部门、跨行业的创品牌经验交流活动,举办各种展示、展览会等。

8、为企业制定战略规划、品牌营销、整合传播、资产重组等方案,开展专业课题研究、经验交流、编撰、出版有关书籍、刊物等工作;为地方政府提供品牌形象塑造及发展规划方案、为地方政府策划组织文艺、体育活动以提高地方品牌形象。

第三章      组织管理制度

第十条 本单位设理事会,其成员为5人。理事会是本单位的决策机构。

理事由举办者、职工代表及业务主管单位推选产生。

理事每届任期4年,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第十一条 理事会行使下列事项的决定权:

(一)修改章程;

(二)业务活动计划;

(三)年度财务预算、决算方案;

(四)增加开办资金的方案;

(五)本单位的分立、合并或终止;

(六)聘任或者解聘本单位主任和其提名聘任或者解聘的本单位副主任等及财务负责人;

(七)罢免、增补理事;

(八)内部机构的设置;

(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从业人员的工资报酬;

第十二条 理事会每年召开2次会议。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召开理事会会议:

(一)理事长认为必要时;

(二)1/3以上理事联名提议时。

第十三条   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2名。理事长、副理事长由理事会以全体理事的过半数选举产生或罢免。

第十四条  副理事长协助理事长工作,理事长不能行使职权时,由理事长指定的副理事长代其行使职权。

 第十五条 召开理事会会议,应于会议召开10日前将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等一并通知全体理事。理事因故不能出席,可以书面委托其他理事代为出席理事会,委托书必须载明授权范围。

第十六条 理事会会议应由1/2以上的理事出席方可举行。理事会会议实行1人1票制。理事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全体理事的过半数通过。

下列重要事项的决议,须经全体理事的2/3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一) 章程的修改;

(二) 本单位的分立、合并或终止;

第十七条  理事会会议应当制作会议记录。形成决议的,应当当场制作会议纪要,并由出席会议的理事审阅、签名。理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规定,致使本单位遭受损失的,参与决议的理事应当承担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反对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理事可免除责任。

     理事会记录由理事长指定的人员存档保管。

第十八条 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会议;

(二)检查理事会决议的实施情况;

(三)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十九条 本单位主任对理事会负责,并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单位的日常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的决议;

(二)组织实施单位年度业务活动计划;

(三)拟订单位内部机构设置的方案;

(四)拟订内部管理制度;

(五)提请聘任或解聘本单位副职和财务负责人;

(六)聘任或解聘内设机构负责人;

本单位主任列席理事会会议。

第二十条 本单位设立监事会,其成员为3人,推选1名召集人。

监事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第二十一条 监事在举办者、本单位从业人员或业务主管单位推荐的人员中产生或更换。监事会中的从业人员代表由单位从业人员民主选举产生。

本单位理事、主任及财务负责人,不得兼任监事。

第二十二条 监事会或监事行使下列职权:

(一)检查本单位财务;

(二)对本单位理事、主任等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

(三)当本单位理事、主任等的行为损害本单位的利益时,要求其予以纠正;

监事列席理事会会议。

第二十三条 监事会会议实行1人1票制。监事会决议须经全体监事过半数表决通过,方为有效。

第四章 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四条 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为主任。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正在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的;

(三)正在被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通缉的;

(四)因犯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3年,或者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的;

(五)担任因违法被撤销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自该单位被撤销登记之日起未逾3年的;

(六)非中国内地居民的;

(七)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其他情形。

第五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及劳动用工制度 

第二十六条 本单位经费来源:

一、接受委托品牌推广服务的收入。

    二、信息咨询服务费用的收入。

    三、项目开发、研究的收入。

    四、品牌开发调研的收入。

    五、接受捐赠和资助的收入。

   六、政府资助;

  七、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八、利息;

   九、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七条 经费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盈余不得分红。

第二十八条 执行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

第二十九条 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出纳。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三十条 本单位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进行财务审计。

第三十一条 本单位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自觉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年度检查。

第三十二条 本单位劳动用工、社会保险制度按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 

第三十三条 本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七章 终止和终止后资产处理 

第三十四条 本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

(一)完成章程规定宗旨的;

(二)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开展活动的;

(三)发生分立、合并的;

(四)自行解散的;

第三十五条 本单位终止,应当在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三十六条 本单位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和有关机关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剩余财产,完成清算工作。

剩余财产,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清算期间,不进行清算以外的活动。

本单位应当自完成清算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第三十七条 本单位自登记管理机关发出注销登记证明文件之日起,即为终止。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章程经201672日理事会表决通过。

第三十九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理事会。

第四十条 本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