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空,服务“三农”
海的宽阔,天的高远,令矗立其间的人心旷神怡,涌动着对未来美好事业的憧憬。万物生长其中,连绵不断,生生不息。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三农”领域,是机会,也是一份责任。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民生产业,也是涉及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产业,我国的农业还不发达,产业化程度还不高,一句话,农业产业,大有作为。农村长大的陈丹,从小就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很早就有一个愿望,要让尽可能多的农民富起来,让农民过上好日子。这个朴素的愿望也一直是他不断前行的动力。
陈丹率先倡导并运作的“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模式,其模式的核心是,公司为养殖户提供饲料和技术服务以及养殖标准,基地作为养殖示范和实验的平台,给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公司将饲料赊销给养殖户,养殖户的产品由公司已保护价收回,并实现结算。这一模式,解决了养殖户的资金和销售难题,将公司的利益与养殖户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保护了养殖户的利益,极大地提高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陈丹还组建了技术服务队,实行“1+1”的营销模式,即一个销售员配备一个技术服务员,给养殖户提供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技术,及时解决养殖户遇到的问题。另外,公司还邀请包括中科院院士在内的40多名专家教授担任公司技术顾问,组织科技人员常年深入到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乡村,对农民进行养殖技术培训。据不完全统计,恒兴集团免费为农户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累计达10万人次,赠送养殖技术手册20万册,付出活动经费1200多万元,深受养殖户的欢迎和好评。
当养殖户遇到困难的时候,陈丹总是乐于帮助他们。 1996年,湛江地区发生了一场百年一遇的台风。陈丹了解到遂溪县养殖户陈田忠的养鸡场濒临破产的困境后,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拿出30万元帮助其恢复生产。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陈田忠的养鸡场的总资产已滚动发展到3000多万元。每当陈田忠谈起这段往事,他总是动情地说:“如果没有陈丹老板当初的帮助,就没有我陈田忠的今天!”陈丹究竟帮助了多少个像陈田忠这样的养殖户,连他自己也难以记清。多年来,陈丹为广大农户提供扶持资金达2亿元,让成千上万的养殖户渡过了资金短缺的难关,走上了致富之路。陈丹经常说,我自己富了,得益于党的好的政策,我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看到农民实在太苦了,我只想让更多的农民兄弟像城里人一样过上好日子。
2003年,我国北部湾从事捕捞的渔民由于作业区域重新划分,需要转产转业,众多渔民面临失业的窘境。陈丹挺身而出,为政府分忧,亲自划出款项2000多万元在湛江建立网箱养殖基地和水产品工厂,接收300多个转业渔民前来“恒兴”就业,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出路。
陈丹的善举惠及我国八省(区)。据不完全统计,经他扶持、帮助和带动的农户达10多万户,户年均增加收入9800多元,实现产业化产值20多亿元,广大农民走上了养殖致富的康庄大道。
作为我们农业龙头企业的责任,陈丹领导下的恒兴集团一直在为新农村建设努力着。他最早大规模投入新农村建设是2003年,当时邀请湛江市国土规划资源局对遂溪县河头镇油河塘村进行规划、设计。第一期投入360万元,修建长达11公里的村道水泥路,新建文化楼一幢,公共厕所一座。随后,陆续捐资460万元,用于改建全村的旧屋,拆迁19幢房子,全村建设封闭式下水道,增建5米宽2000米长的主村道,新建牛栏62间,把全村的耕牛进行集中圈养,修建四小个公园,一座灯光球场,村道全部实现硬底化,路旁种树绿化,村前新挖几十亩荷塘。油河塘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闻名遐迩的生态文明村。
中国的“三农”问题是一个事关国家全局的大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中蕴藏着无限的商机,陈丹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广阔的三农的世界里,陈丹又在思考着一个又一个发展策略。他说:中国的三农领域,海阔天空,潜力无限。
海内存知己,迈向国际化
四海之内,普天之下,都是朋友。商圈朋友圈,朋友圈商圈,人脉即生意,人脉即事业。走出去,广交天下客商,引进来,诚待四海宾客。国际化的序幕徐徐拉开,精彩的事业正在登场。
国际化是水产饲料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以高新科技、先进管理作动力,以跨国公司作载体的全球性经济结构的梯度转移,构成了今天的经济全球化,恒兴集团主动去面对了这一挑战。
为了拓展自己国际化视野,陈丹于2000年留学新加坡攻读EMBA,在两年的学习过程中,陈丹不但学到了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还掌握了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方法,结交了各国企业界精英。同时,在与国内外的企业家交流中激发了商业灵感,为后来的稳健发展和国际化提供了基础保证。
陈丹的业务网络遍布海内外,创业十多年来,陈丹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因此,他的信息来源十分广泛,给他的投资、经营决策带来了相当大的好处。前年,陈丹看到越南海水养殖资源丰富,越南有着劳动力低廉的优势,加之越南投资环境大有改善,而且,恒兴已经通过饲料出口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因此,陈丹果断决策,在越南投资兴建水产饲料厂,为恒兴的国际化迈出了一大步。
恒兴的员工都知道,陈丹的时间安排有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在公司上班,三分之一在市场,还有三分之一在国外或海外。他出国从来不是为了旅游,总是带着商业的目标去的。大家知道,中国台湾的水产养殖是相当发达的,在国际上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2001年,陈丹带着公司主要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数十人奔赴台湾考察,考察期间,台湾的养殖产业模式给陈丹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台湾的海水种苗培育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台湾之行给了陈丹很大的启发,于是在2002年,陈丹通过多方筹措,筹集款项1亿多元,在湛江市建立了我国当时唯一的“国家(863计划)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民营企业承建国家“863计划”科研项目,在中国饲料界开了先河。该基地的规模和设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肩负着我国南方地区海水种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广,重点攻关不带病毒(SPF)和抵御特定病毒(SPR)的斑节对虾苗、凡纳对虾苗以及名优军曹鱼、大黄鱼等国家重点课题。基地每年可为农户提供优质高效虾苗20亿尾,名优鱼苗4000万尾。
陈丹在欧盟、美国和日本考察期间,发现了这些国家对水产深加工产品需求旺盛,当然食品安全与卫生标准相当的高,他的想法是,这样高标准的市场都能进入,开拓其他市场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因此,于2003年,陈丹投巨资在湛江兴建了水产加工厂,完全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产品获得了通往美国、欧盟和日本的通行证。“恒兴虾”在国际市场形成品牌,获得了国外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反过来,由在国外形成的品牌效应,加快了国内市场开发的步伐。
在越南胡志明市召开的2005年世界虾业展望大会上,首次有了中国代表的声音,这个代表就是陈丹。连续五届的世界虾业展望大会,一向都是由外国专家来主讲有“产虾大国”之称的中国的虾业市场,而且都是以质疑中国虾质量为主题。但是在那次的大会上,不仅首次安排了中国代表上台主讲,而且还是第一个发言。陈丹在演讲中突出了中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特别提出,养虾最主要的白斑综合症问题在中国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已经研究开发形成了一套控制病毒感染的技术,培育生长快和无病毒南美白对虾已经进行到第4代选育。一直对中国虾业持怀疑态度的各国代表不禁为之惊叹:想不到中国的养虾业已达到国际水平。连沃尔玛CEO对陈丹连连称赞,难怪有人说,他代表中国改变了世界的看法。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广大农民不注重环保健康养殖,加上我国的水产品加工设备、工艺落后,生产的水产品质量达不到欧盟食品卫生标准,致使我国出口欧盟的水产品经常受阻。面对这一限制中国水产业发展的不利局面,陈丹在企业内部实施了两大举措:一是全面推广健康养殖,建立示范基地,指导养殖户选用不带病毒的种苗和恒兴生产的环保型饲料,实行科学养殖。二是在企业管理中全面推行与世界接轨的科学管理,企业获得了“无公害生产基地”、“ISO9001”、“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和“EEC”(欧盟食品卫生安全认证)等多项认证,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取得双认证的企业。2005年3月份,欧盟食品卫生考察团对恒兴水产品加工的全过程进行考评。结果,从原材料的选购,加工厂的设备、布局、流程,生产过程的记录、追索和检测设备等,都给予较高评价,当即宣布“恒兴”生产的系列水产品达到欧盟食品卫生标准。之后,中国检验检疫总局收到欧盟发来的获准中国水产品重返欧盟市场的通知。至此,中断二年多的中国海产品终于再次敲开了欧盟市场的大门,恒兴生产的对虾、罗非鱼系列产品则成为重返欧盟市场的第一批商品。
陈丹带领下的恒兴在美国、日本、欧盟、香港、澳大利亚、越南、秘鲁等国家和地区采取合资合作、收购控股、自建工厂等方式组建饲料加工厂、海洋水产品销售公司、原料贸易公司实行了国际化的运作经营。通过国际化的合作极大地提升了恒兴的管理效率,加快了恒兴的发展。同时我们也积累了应对反倾销、绿色壁垒等国际化运作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