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石狗传说
石狗作为一方的“守护神”,安放在人们经常出入的必经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狰狞、威严的面孔让人看后总会产生不友善的感觉。于是,崇尚礼教的雷州先民便对石狗的形象进行了艺术塑新,雕刻其昂首咧嘴、含笑露善,如司仪迎宾,从此,石狗又被人称为“司仪神”。 雷州石狗是雷州人民时代繁衍生息中遗留下的宝贵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创作。很可惜,在文革期间,石狗被视为“四旧”而遭劫,许多石狗被砸毁,弃之深山荒野,有的湮没泥沙、河渠,难觅其踪。
神秘的雷州石狗
上古的雷州,是一块荒蛮之地,瘴气浓重,人气不旺,为生儿育女,增加人口,从古至今,体魄健壮的石狗最受雷州民众的崇拜。于是便雕刻高大威猛、带有硕大生殖器的石狗进行祭拜祈祷,若有灵验,又前来答谢石狗,还祈求其保佑小孩平安长大。有的孩子还取名“狗子”,直到现在,一些抱孙心切的老人,仍在初一、十五日捧三碗番薯(地瓜)汤或三碗饭与一块猪肉,偷偷地向石狗烧香求拜。
随着时代的发展,雷州先民对狗又赋予了种种神奇的传说。 传说南朝陈代(陈太建年间),古合州城西五里白院村的陈钅共,以打猎为生,养有九耳异狗。一日,这只狗九耳齐动,陈氏便邀其邻十多人到州北的乌仑山打猎,结果,异狗从地里挖出一大卵,陈氏便抱回家中。翌日,一阵雷电将卵劈开,跑出一个两掌分带有“雷”、“州”两字的男孩,后为陈氏养育,取名陈文玉。由于德才兼备,唐贞观时,被任为雷州首任刺史。他精察吏治,爱抚百姓,稳定雷州。后人为他立庙塑像祀念,尊其为“雷祖”,而狗也随之神化为“呈祥灵物”,受到崇拜。
又有一传说,很久以前,雷州大旱,一巫师称,是太阳神的恶作剧,只有天狗才能逼使太阳神降雨。这时,人们便想起与天狗同为兄弟的地狗。人们用绳捆绑着石狗,抬上荒坡游行,并用荆条不停地抽打,吆喝着“快些去天上讨雨,要不就去吃屎”的话语,地狗受到鞭笞后,便向天狗说明原委,天狗听后就冲向太阳神狂吠,要其招云降雨,要不就咬死它,太阳神惊怕了,立即向雷神、电母、云师求情降雨。三天后,果然雷州大地普降甘霖,黎民庄稼丰收。
雷州两面临海,气候独特,降雨量较少,旱情常见。解放前,效仿抬石狗游坡求雨的事在雷州屡见不鲜,这种仪式在雷州“石狗坡”举行最多,规模较大,参与人员有时多达二三千人。 石狗作为一方的“守护神”,安放在人们经常出入的必经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狰狞、威严的面孔让人看后总会产生不友善的感觉。于是,崇尚礼教的雷州先民便对石狗的形象进行了艺术塑新,雕刻其昂首咧嘴、含笑露善,如司仪迎宾,从此,石狗又被人称为“司仪神”。雷州石狗从“图腾”到“呈祥灵物”,到“守护神”、“司仪神”,反映了雷州先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进步。
雷州石狗是雷州人民时代繁衍生息中遗留下的宝贵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创作。很可惜,在文革期间,石狗被视为“四旧”而遭劫,许多石狗被砸毁,弃之深山荒野,有的湮没泥沙、河渠,难觅其踪。
(责任编辑:品牌湛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