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市吴阳镇蛤岭村是一条革命老区村庄,该村东濒南海,西临鉴江。全村总面积约700亩,现有农户218户,人口约1300人。清初化州市杨梅殿西堂人陈元宾入吴川经商谋生,路经此地,因这里水域源长,荷塘环绕,且有一岭形似蛤。遂定属于此,蛤岭村从此得名。
从2000年至今,蛤岭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现家家户户都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而外出务工经商的企业家富而思源,不忘故乡。陈华兄弟带头捐资5000多万元,先后建成了环村大道、十里荷塘、文化中心、小公园、商业街、自来水、大门楼、文化长廊、公厕、集体猪舍、地下排污等项目。现在陈华兄弟又捐资对蛤岭村进行全面的整改。近年来,该村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广东省旅游特色村、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文明示范村等等。今年四月还被评为首批“湛江最美的村庄”之一。
城市的居民在节假日的时候告别繁华喧闹的都市,乘车走进清净文明、荷香扑鼻、鸟语花香的蛤岭农家村时,会让人感觉到这里很文明、小康、和谐,一派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景色。村道两旁放眼是密密匝匝的荷花的十里荷塘,凉亭连廊上陆陆续续有人穿梭。十里荷塘,环村公园,以及周边丽景美不胜收。十里荷塘的功能不止是让人赏心夺目,在当时其曾经也起了相当重要等等作用。相传抗战时期,日寇曾到该村掳掠过,村民们(尤其妇女)以得天独厚的荷塘作掩护,藏于荷叶下,躲过了一场劫难。解放战争时期,本村青年积极投身革命运动,成立了睇垌队地下交通联络站等革命组织。为地下党组织提供信息和掩护了一批地下党员,给解放战争胜利做出了贡献。1988年,吴川市人民政府命名该村为革命老区村庄。
乘车在环村道经过时,你是否注意到时常会出现绿色的身影,那些忙碌的身影是我们蛤岭文化中心的清洁部及绿化部的员工。蛤岭村刚向广东省旅游局申请成立了一个名为“蛤岭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的旅游公司。蛤岭文化中心是按照公司的工作流程操作,主要负责蛤岭村村容村貌的整理,及新农村展览馆的人员接待的工作。我们分为多个部门,有办公室、清洁部、绿化部等等。作为旅游公司我们工作的目标是把蛤岭村推出去,打造全国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蛤岭村现在的旅游推广项目包括新农村展览馆、生态园、蛤岭宾馆、环村公园、十里荷塘、蛤岭祖庙等等。前一段日子里,在蛤岭文化中心工作人员的操作下新农村展览馆试行开放,多次的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组团参观、视察。生态园的工程将要竣工完成,生态园种植了200多种的植物,在这可以品赏新鲜美味的水果,倾听大自然生态的优美与和谐!夜幕降临,你可以在蛤岭宾馆让清风伴随,聆听田野百虫的鸣笛,悠哉游哉地度过一宿。
蛤岭人民欢迎广大的游客来参观旅游!亲身体验感受一下新农村发展的全新面貌!
蛤岭新农村展览馆的简介
蛤岭新农村展览馆的建成是响应胡主席“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展览馆由民营企业家陈华先生资助,从2007年8月开始筹办,得到省市有关专家大力协助,现已竣工。吴川市已把展览馆定为吴川市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教育基地。示范基地是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整体布局,把蛤岭村打造成集现代文明、农业生态、文化艺术、科普教育与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风景区,成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基地。
展览馆共有四层,面积1600多平方米,占地50多亩。由“蛤岭之窗”“湛江之窗”“世界之窗”“世界之窗”等四大版块组成。展览馆精选近千张各类极具代表性的照片,制作大型立体雕塑场景,配上灯光效应,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制作精巧,规模宏大。自然村举办如此大型高档的展览馆在湛江尚属首次,展示了吴川市乃至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成就。
一楼序厅介绍的主要是在党的富民政策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新吴川、新蛤岭。序厅右侧的这组图片介绍的是蛤岭村以陈华先生为代表的企业家们的涉外活动和各级领导来吴川、蛤岭考察参观的情景。吴川素有“中国建筑之乡”、“中国塑料之乡”、“中国羽绒之乡”、“南派粤剧之乡”及“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而吴川的地形图也印证了吴川发展的欣欣向荣。映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逼真的十里飘香的荷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就在眼前,荷花正旺,争先吐艳,碧绿的荷叶与或红或白的荷花掩映成趣,凉亭曲廊上游人不断的拿起手中的相机拍摄。还详细的介绍了吴川新农村发展的三个历程。
二楼昔日蛤岭、今日蛤岭及蛤岭人杰
昔日蛤岭摆设着惟妙惟肖的人物塑像,有一番小渔村风味的茅草房,有坐在榕树下织渔网的乡村妇女以及在海边玩耍的小朋友等等。还展示了解放前中国人民生活所用的购物票。 “昔日蛤岭”、“今日蛤岭”展厅,以逼真的场景,清晰的图片,通过蛤岭村今昔对比,反映了蛤岭村从一穷二白的小渔村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程。作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缩影,蛤岭村见证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变化。
三楼是“中国之窗”、“湛江之窗”
“中国之窗”汇集了新中国的所有新农村的图片,还用文字介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十种发展模式:工业带动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种植养殖带动型、休闲产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带动型、旅游产业带动型、合作组织带动型、劳务经济带动型、生态文明带动型、回归工程带动型等等。这十种模式完全的体现了新中国新农村发展的速度在不断的加快,而发展的形式也诸多种类。正由于新中国的发展使得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湛江之窗”主要介绍的是湛江的新农村发展的情况。从湛江新农村的模型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湛江的全貌,有刚开始投入使用的“湛江海湾大桥”、显示不同灯光的铁道、国道、高速公路等等。还展示了40多条文明村,包括了国家级的、省级的、市级的新农村。
四楼是“广东之窗”、“世界之窗”
“广东之窗”介绍的是广东范围内的新农村,其中吴川市的三条新农村“中垌黄村”、“芝蔼村”、还有吴川的第一条新农村“黄坡林屋村”。每一幅图片都是摆设在画架上的,还有一簇簇的绿叶衬托着,烘托出图片效果的逼真,实在令人屡看不厌。(责任编辑:品牌湛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