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环北部湾网

吴世枫谈湛江非物质文化保护

发布时间:2019-02-19 13:14 | 分类:品牌新闻 | 作者:品牌湛江

 


 
吴世枫在讲座上谈湛江非物质文化保护。 本报记者 陈雪清 摄
 
 

       6月10日,由湛江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文广新局主办的2011年“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学习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专题兼谈“非遗”项目申报专家论坛在湛江市图书馆举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吴世枫的主讲内容为湛江市民上了生动一课。针对如何看待抢救、保护并及时申报湛江非遗项目等相关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吴世枫。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是如何看待文化遗产日?今年开展的文化遗产日与往年有什么不同?

       吴世枫(以下简称吴):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为中国大陆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

       今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这是继文物保护法后出台的又一部文化遗产方面的重要法律,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真正步入有法可依阶段,对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各级政府部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上升为法律责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开启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篇章,说明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对民俗、传统文化的作用、意义的认识上又提升了一个高度,这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文化发展与繁荣等具有重要意义。

       记:您认为湛江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得如何?

       吴:200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以来,全国各地包括广东省,包括湛江市,在非遗的保护上非常热情和积极,现在保护工作的势头很好,成绩显著。湛江目前有国家级非遗项目7个,省级16个,市级41个,在全省里排名靠前。今年准备冲刺申报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有廉江石角傩戏、歌,坡头疤辽礁瑁赤坎调顺网龙和粤剧木偶戏,雷州蒲织、风筝节和过火海,吴川梅头舞貔貅、单人木偶、瓦窑陶鼓和粤剧南派艺术,麻章东岸村关公磨刀节等13个项目。

        记:湛江的非遗项目有什么特色呢?

        吴:我认为湛江的非遗项目有着以下特点:

       一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雷州石狗、东海人龙舞、吴川飘色、廉江舞鹰雄等这些项目比较古老,而且大都保留了原始的味道,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是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湛江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比如雷州石狗属于雕塑类的,傩舞、舞鹰雄属于舞蹈类,雷剧属于民间戏剧等项目众多,品种丰富,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三是体现了地域特色。湛江的非遗项目具有粤西地区、雷州半岛鲜明的地域特色,“雷州石狗”享有“南方兵马俑”之誉,线条粗狂、表情丰富,成了一处独特的文化景观;东海人龙舞以人造龙型,气势磅礴;被称为“戏剧活化石”;历史极为悠久的傩舞,在广东,独有湛江有傩舞,体现了区域特色。

       记:保护好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做好哪些工作,政府和群众各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吴:湛江非遗项目精品荟萃,保护成效显著喜人,体现了湛江各级党委、政府和群众对非遗文化的重视。我们下一步除了要积极申报、挖掘更多的非遗项目,还要更好地花力气保护。非遗项目的申报是为了保护、传承的目的,不能轻视市、县级的非遗项目,都是我们的宝贝。希望湛江能开创和探索一条通过文化和旅游结合的方式进行非遗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的好路子。

 

 

(责任编辑:品牌湛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