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至29日,中国民协副主席、广东省民协主席李丽娜率调研组一行12人赴湛江开展“民间舞蹈”调研。此次调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精神,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岭南优秀民间艺术,为编撰《岭南民俗民间舞蹈大观》一书收集素材,也是“岭南民俗活动事项中民间舞蹈文化现象与现代传承专项调研”计划,继2019年省民协调研梅州客家民间舞蹈后的第二站。湛江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周伟武,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黄彩玲,市民协副主席、品牌中心主任陈龙生,赤坎、雷州、徐闻、遂溪、廉江、吴川等县市常委、宣传部长、文联主席等陪同。
湛江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周伟武,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黄彩玲陪同调研组走进赤坎区调顺村
湛江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早在7000多年前已有人类活动,勤劳、聪明的湛江人民开荒拓壤、耕渔织牧,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汤显祖、苏轼、苏辙、秦观等中国文化史上重要人物在此生活过,给这片红土地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资源。
赤坎区调顺村《网龙》
遂溪龙湾醒狮
民间艺术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湛江的民间艺术源远流长、种类繁多、特点鲜明,根植于当地的年例、中元节、中秋节等民俗活动和传统节日中,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以其深刻的思想性、精湛的艺术性、旺盛的活力、强大的渗透力,奠定了湛江文化的根基,让湛江的人文气质、审美心理、理想信念在民间艺术构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生态中世代传承。
雷州乌石镇《蜈蚣舞》
几天来,调研组先后深入赤坎区调顺村、遂溪县黄略镇龙湾村、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雷州市松竹镇仙排村、乌石镇、徐闻县、廉江良垌镇兴华村、吴川市黄坡镇、梅菉街道等,对调顺网龙、簕古龙、遂溪醒狮、傩舞—考兵、傩舞—走清将、蜈蚣舞、屯兵舞、藤牌功班舞、舞鹰雄、舞二真、舞貔貅等湛江民间艺术进行实地调研,并召开民间文艺工作座谈会,听取当地党委政府、文化部门、传承人等关于民间艺术传承工作的现状。
在座谈中,李丽娜主席充分肯定了湛江各地对保护传统文化做出的积极努力。她强调,民间舞蹈不能简单的从舞蹈看舞蹈,一定要从文化的现象出发,挖掘民间艺术生存的土壤和生态,梳理民间艺术的源流和发展脉络,充分认识民间艺术在民俗活动、人们生活中的价值,积极发挥民间艺术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等方面的作用,正确理解民间舞蹈的正面功能;要正确处理好民间艺术原真性保护与创新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好“守正”与“创新”工作,既要保留其原真性,又要结合新时代的需求进行创新,提炼其精髓,突出个性,书写民间艺术身后的文化价值和厚重历史,用理论支撑传承和发展;各级文艺工作者要扎根人民、深入挖掘、系统梳理、积极推广,通过系列举措促进民间艺术进校园、文旅融合、民间艺术产业化等发展,激发民间艺术的活力,让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光彩、朝气蓬勃,共同推动湛江民间文艺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