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流沙珍珠

雷州市是全国闻名的“南珠”生产基地,海水养殖珍珠历史悠久。20世纪60年代初,雷州沿海农民从人工海底采珠转向人工养殖,流沙镇人工孵化珍珠贝苗获得成功。现在,全市珍珠养殖遍及西部沿海7个乡镇,养殖场3300多个,养殖面积31000多亩。雷州珍珠产量占全国海水珍珠三分之二,年出口创汇1500多万美元。
雷州流沙:中国珍珠第一村
珍珠——在珠宝王国中被誉为“皇后”,它姿色过人,以前大多闪烁在帝王的皇冠、贵妇的装饰中。然而随着斗转星移,它又难免珠颜改。珍珠因诞生于贝类柔软的身体而附有生命,让人嗟叹“人易老珠易黄”。 在广东雷州流沙镇——这个有中国珍珠第一村之称的地方,珍珠被揭开了高贵的面纱,南珠按流水线般的工序被培育加工出售,这里每年加工的马氏珠母贝珍珠占全国九成,出口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里更是世界珍珠市场的晴雨表。从这里,珍珠走出了帝王和贵妇的圈子,飞入寻常百姓家。
珠宝王国的“皇后”
在全球珍珠王国中,著名的珍珠相当多,享有“海洋奇迹”之称的一粒珍珠,曾经是中国皇帝皇冠上的装饰物,它重197.75克拉,呈非常美丽的泪滴状,现在为美国“帝国珍珠辛迪加”的珠宝商行所拥有。而世界上最著名的珍珠,则当数“珍珠之王”,它重达8.2公斤,于1934年5月在菲律宾的巴拉万岛水域发现。据说当时一位酋长的儿子在海上游泳,被一巨蚌夹住,沉入海中,人们将他连同巨蚌一起打捞上来时,获得了这粒巨大的珍珠。1936年,“珍珠之王”曾为考古学家柯伯收藏,后又为珠宝商彼得霍夫曼买走。1971年,此珠曾标价408万美元,现今则为美国旧金山一家银行收藏,有人估计其价为1800万-2000万美元。
南珠最具市场潜力
流沙村码头水深、水质又好,自40多年前开始人工养殖珍珠贝,后来几乎家家户户都加入这行。如今珍珠贝的养殖技术早已在北部湾一带推广,有中国珍珠第一村之称的流沙村又转向了珍珠加工行业。湛江的珍珠产量占南珠的七成左右,而其中大部分经过流沙的加工。小小的流沙一带,集中了80多家珍珠加工厂,中国南珠的九成在流沙集中加工后出口到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沙是国际珍珠价格的晴雨表。
国际市场上历来有“东珠(日本珠)不如西珠(西洋珠),西珠不如南珠(中国的雷廉珍珠)”之说。清人屈大均著的《广东新语》载:“东珠豆青白色,其光润不如西珠;西珠又不如南珠。” 历史上以南珠最为出名。南珠盛产于北部湾一带,分布于广东、广西沿海地区,由于北部湾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养育出来的南珠玉润浑圆、细腻器重、瑰丽多彩。而在海南岛也有渔民从事珍珠贝的养殖,但由于抵抗台风能力差,规模并不大。
我国曾经是世界上最早人工养殖珍珠的国家,宋代就创造了这一技术,传到了欧洲和日本,但是还在40多年前,海水养殖珍珠贝却在国内发展不起来,而在日本的海湾,养殖场却如满天繁星四处开花。湛江珍珠协会秘书长庞田胜告诉记者,几十年过去了,在马氏珠母贝珍珠中,现在中国产量占世界三分之二,日本只占三分之一。
珍珠不但作为高级的装饰品畅销于世,而且它还是名贵的药物。《本草纲目》中介绍:“珍珠粉涂面,令人润泽好色”。唐武李炎在位时的宰相李德裕, “以珠玉为宝贝,雄黄,朱砂煎汁为羹,认为服羹可长生不老,每食一杯药费钱三万,煎几次就把渣丢掉了。”到了晚清时代,慈禧也知道珍珠的保健养颜功效,每隔10天按固定时辰服一银匙珍珠粉。据记载,珍珠还有镇心、安神、化痰的功效。
(责任编辑:品牌湛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