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环北部湾网

湛江,投资现代农业正其时

发布时间:2019-02-19 13:27 | 分类:品牌农业 | 作者:品牌湛江

       不了解农业的人或许会想,投资农业有什么搞头。记者调查湛江农业发展情况时发现,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湛江,投资农业不仅大有搞头,而且正当其时。目前热衷将资本投入农业的投资者不仅有外来的大公司,还有外地及本地的大老板,他们由此获得了预期的经济效益。

    要发展“大、精、强”的现代农业,投入少不了。遂溪县委常委张伟明对记者说,外来包地的现代农企,投资动辄数千万元。

    农业资源得天独厚渴求注资

    湛江是省内农业大市,全市农业人口469万。具有得天独厚的三大农业资源优势:一是热带气候资源,冬无严寒,光热充足,雨量充沛,作物生长迅速;二是平坦肥沃的土地,土质属红壤和沙砾土,特别适宜种植和发展优质果菜和各种热带、南亚热带经济作物;三是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岸线长1243.7公里,浅海滩涂面积达733.8万亩,占全省的30.2%,居全省首位。

    如果按现代农业一亩地前期投入5000-6000元的标准估算,湛江仅耕地种植现代化便需要超过400亿的直接投入,这还不包含消化产品而开办的加工、销售环节的投入!

    农业产业化、市场化之路,投入巨大,通过市场对接,引入现代农企的投资正是有效解决注资的手段之一。

    土地流转驱动农业投资

    相对于国内庞大的社会财富规模而言,完全可以承担得起数百亿的投入。关键在于投资界的铁律——投资回报率。土地是构成农业市场资本的重要元素之一,对于起步初期的传统农业,除了规模极小的现金,土地流转几乎是农民唯一可流动的资本。

    早在2004年初,湛江市遂溪县遂城镇政府以本地的优质资源与泰国正大集团合作,牵线搭桥协助当地农民与泰国正大畜牧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养鸡”合同。“订单养殖”具有风险小、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农户所养的禽畜全部由公司回收,不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因而广受农户欢迎。据统计,遂城镇目前已有15个村委会和100户农民与正大公司签订了“订单养鸡”合同,先后建起高标准鸡舍52幢,其中村委会6幢、农户46幢,共出栏订单鸡165批180多万只,养鸡产值达3060多万元,村集体和农民从“订单养鸡”中获得纯收入230多万元。同时,正大畜牧有限公司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合作养鸡成功的基础上,正大集团大手笔投入遂溪的生猪养殖业,和当地合作新建的现代化种猪场别具一格。近日,记者来到该种猪生产基地,只见6间蓝色顶棚的厂房展现在眼前,布局错落有致,环境干净整洁,道路旁间隔种植着秀美的发财树。进入种猪场,只见一排排现代化不锈钢猪栏规范排列着,正大集团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养殖场内的猪采用全自动化喂养,猪舍安装摄像头,随时监控猪只生长情况;每个猪栏的设计均十分科学,猪与猪之间的间隙都有标准化的安排;场内还设有水帘装置,有降温的功效;场外有暖气房,通过管道可向猪舍供给暖气。猪场分为产猪场和养猪场,现有1500头母猪作种猪,计划建成大型种猪养殖基地,可供遂溪全县合作养猪户的种苗。

    昔日贫瘠地引资“种出”大效益

    来自重庆的商人姜先生,在云南有1200亩地,主要从事芦荟种植,已经营了10年,但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土地资源缺乏的问题便渐渐显露出来。“公司当时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姜先生说。于是,姜先生带着公司考察小组走南闯北,先后考察了海南、广西、广东不少地方,最后发现徐闻这个地方气候条件适宜,有一定的种植基础,且农民手艺熟练。他了解到,之前当地已种植有800多亩芦荟,但打不开销路,经济效益并不好。觉得这是个商机,便主动联系徐闻县农办和招商局,当地的领导对姜先生的构想很支持,表示尽可能地提供便利。结果,事情进展顺利,姜先生在海安镇承包了1500亩土地。“这1500亩的土地以前大部分种桉树,有些还是贫瘠之地,利润很低。我们研究过,种芦荟这种耐旱经济作物更加划算。”姜先生说。

    去年5月,姜先生成立了原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投入3000多万元建厂房,把收获的芦荟进行深加工。“我们公司的制成品有两个方向,一是提炼出凝胶干粉等化妆品原料,销往广州、中山等地;二是与可口可乐公司合作,制成芦荟饮料。”由于附加值的提升,芦荟的销量和价值都有大幅度的提高。“现在芦荟的价格是每吨500元,亩产15吨,一亩产值为7500元,我付给农户400元或550元一亩的租金,另外安排当地村民一户人管50亩,管理费为每亩50元,生产成本每亩约3300元。我们在这里办事业,农户们的收入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当然,公司的经济效益也是相当的好。”姜先生介绍说。
 

(责任编辑:品牌湛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