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环北部湾网

年例湛江农村第一大节

发布时间:2019-02-19 13:27 | 分类:品牌农业 | 作者:品牌湛江

      “年例”大过年。它比过年还要热闹和隆重,也是湛江最有特色的一个节日。“年例”之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不仅亲朋好友来相聚,沾亲带故者也可来凑热闹,非亲非故者前来,也颇受欢迎。当地习俗是:“做年例”,来客越多越光彩,越能显示出这家人的富贵、有面子。

    湛江人有这样的说法:一年挣钱,“年例”花。一年一度的“年例”期间,在外工作、生活的人,过年可以不回家,但“年例”时一定会赶回来与家人、与族亲、与朋友团聚。亲情、乡情、乡音,在“年例”交会,真情切切,其乐融融,非亲历者很难体会到这种纯朴的乡村意境。

  “年例”的缘来

  追溯“年例”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清时期。古时候,湛江人受福建莆田文化的影响,每年的初春至清明期间,各村都会挑一个固定的日子,开展舞狮、游神、演大戏、放花炮等活动,意以祛除凶灾、恶毒,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国泰民安,加之平日农事繁忙、娱乐活动不多,辛苦了一年的村民们只能利用春闲时节,各择吉日自娱一番。一来表达对新的一年美好光景的祈盼,二来借机与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一村发起,各村效仿,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年例”。细究起来,“年例”实际上是集元宵节、庙会、先祖迁移落脚纪念日、宗族聚会日等节庆内涵于一体的一个综合性庆典活动,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富裕起来的各村镇农民,把“年例”习俗发扬光大,并给其注入了不少新的内容,庆贺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现在的“年例”,已经办成了农村的文化节、欢乐节,成了湛江农村盛大的民间庆典活动,不断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并形成了湛江特有的“年例文化”。

  兴旺的“年例”

    正月是湛江“年例”的高峰期,你方唱罢我登场,若有幸在正月到湛江,一个接一个的各村镇“年例”,会让你大饱眼福。

    “年例”一般过三天,第一天叫“起年例”,村民们在村镇街道搭彩楼、扎彩廊等,村道两旁插满彩旗,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杀猪烫鸡,举行请神灵、祭祖先等活动。村中还要搭戏台、唱大戏。出嫁在外的女儿也要在这一天赶回娘家参与庆典;第二天叫“正年例”。清晨开始,客人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家家户户设宴待客,欢声笑语伴着鞭炮声、锣鼓声,把喜庆气氛传扬至村村寨寨。然后就是最热闹的神灵出游巡门,一时间彩旗飘飘,锣鼓喧天,鞭炮阵阵,随神出游队伍有数里长,所到之处,人山人海,浩浩荡荡,颇为壮观。年例期间还有花灯展,木偶戏、电影公映、飘色表演、烟花燃放、醒狮献艺或雷、粤剧上演,节目丰富得让人目不暇接;第三天叫“年例尾”。客人吃完早饭陆续散去,“年例”宣告结束。

  各显神通过“年例”

    每村的“年例”时间不同,各有特色,各显神通,因此,春节过后,“食年例”便成了粤西最流行的一句话。正因为湛江的“年例”独具特色,又颇具传奇色彩,所以一些“年例”特有的游艺项目现已成为地方品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士前往观赏,一些民俗专家和学者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多次前往探寻研究。如傩舞、东海人龙舞、吴川飘色,遂溪醒狮、雷州井尾坡“阴阳圩”、麻章麒麟村“上刀山”、旧县村、山后村等地的“翻剌床”等艺术活动,更是声扬省内外。也正是这些特色品牌,使年湛江的“年例”更具魅力。

    徐闻仙安村百鸡宴正月十五是徐闻仙安村的年例,“百鸡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百鸡宴”,既是每家每户宰杀一只大腌鸡,集中摆在神台祭祀,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东岭考兵傩舞这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一般有两种表演形式:一种由四人表演,表演者头戴面具如冠,身着兽皮,手执戈盾,口中发出“傩、傩”之声;另一种由十二人组成,每人朱发画皮,手执数尺长的麻鞭,甩动作响,并高呼各种专吃恶鬼、猛兽之神名,起舞时各有音乐伴奏。

    赤坎文章湾正月十九是赤坎区文章湾的年例———妈祖文化节。今年文章湾的年例比以往更热闹,有草龙、舞狮、仪仗队,今年是牛年,还有年车上阵,真是牛气冲天!

    赤坎百姓村正月十七是赤坎区百姓村的年例,今年百姓村的年例热闹非凡。有传统的舞狮、舞龙、穿令箭、睡{刺、雷剧、飘色,还有花车游行。

    冯村年例正月十五元宵节,湛江很多村的年例都是这一天,寓意团团圆圆。每家每户都杀鸡祭神,以求得今年风调雨顺。在麻章区的冯村却流传着一个几百年来的传统———吃斋。当天家家户户都是用水果、斋菜来供奉神明的。

    湛江部分农村年例日期

    正月十五:北月村、临西村、草苏村、南亭村、调文村、社坛村、黄外村、厚礼村、谢家村、霞山村

    正月十六:梅录镇、遂溪、西厅村、岑、擎村、后北村、鸭曹村、北沟村、笃豪村

    正月十七:东岭村、百姓村、水沟村、深田村

    正月十八:平石村、调垫村、成家村、郭家村

    正月十九:文章湾大塘村

    正月廿一:麻章镇

    正月廿六:迈龙村

    正月廿八:石头村、调罗村、聂村、岭北镇

    正月三十:新村

    二月初一:麻章镇

    二月初二:太平镇良丰村(初二下午至初三)

    二月十一:麒麟村(十一至十二)

    二月十二:乌石镇

    三月十五:兴隆村

    三月廿二:南兴镇南柳村(廿十至廿二)、东山村、临东村、料村、龙划村

    三月廿三:文章村

    三月廿六:临东村、旧县村(廿五至廿八)

    三月廿七:宝满村(隔两年一次大搞)

    隆重的有:

    正月十二的龙潮村,正月十七的百姓村,正月廿一的麻章镇,二月初三的良丰村,二月十一的麒麟村,三月廿六的旧县村和三月廿七的宝满村。

    湛江鲍鱼

    湛江盛产鲍鱼历史悠久,徐闻的海安、角尾、五里、龙塘、前山、下洋及湛江的硇洲都有鲍鱼产区,其中以硇洲产的最多最出名。硇洲鲍鱼体大、味道鲜美,历来是朝廷贡品。据说,硇洲地名的来由,是清道光皇帝品尝硇洲鲍鱼所赐。过去硇洲叫L洲,L洲籍的朝任广东福建水师提督总兵窦振彪朝贡L洲鳆鱼,道光吃后有如梦初醒之感,极为欢喜,遂问产地。窦复产自L洲,民间俗称硇洲螺鱼。又是L洲又是硇洲,把皇帝弄糊涂了,后方知是南宋末景炎帝立国的翔龙府,便钦旨把L洲改为硇洲纪念宋皇。查光绪三十四年编纂的《辞源》及史书《读史方与记要》均有硇洲初称L洲记载。“硇”字成了中国汉字的独特字,连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没有北京、上海的地名组词,竟有惟一一个硇洲地名条载。

(责任编辑:品牌湛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