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环北部湾网

徐闻三墩

发布时间:2019-02-19 13:42 | 分类:文旅资讯 | 作者:品牌湛江

 

       徐闻三墩,是徐闻县近期重点投资的旅游区,项目规划面积达10平方公里,项目已从2009年7月开始正式启动。根据考古发现,徐闻三墩发掘出土许多汉代文物,村中现存汉代石器文物众多,有汉代墓葬、灰坑、房屋等遗址,还有中国现存的第一航标灯——八卦航标灯座,以及发掘出土了万岁瓦当、汉代玛瑙、水晶、铜鼓等汉代珍贵文物。以“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徐闻县全力抓紧对三墩进行“复古”建设,恢复徐闻三墩在我国汉代时期的最早的海上丝路古港的原始风貌,徐闻三墩将呈现汉代丝路遗风、渔村人文风情、自然生态的优美景象。

 徐闻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两千年前,是我国距东南亚最近的地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中国出口船舶“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开航”,这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记载。而史料上的“徐闻”,据考证就是今天的徐闻。而“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即在今天的徐闻县南山镇三墩一带。

  近几年来,在三墩一带的二桥村、仕尾村、南湾村一带挖掘出大量汉代遗址、文物,包括汉砖、汉瓦、万岁瓦当、汉代私印等;同时在二桥村附近的华丰村一带发现汉墓二百多座及大量汉代物件,证明当时此地比较繁荣。有关专家认为,徐闻在汉朝时期文化生产水平比较高,交通地位非常重要,是当时通向东南亚的海上出口。

  2001年11月,中国国务院参事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以及高校科研机构等权威单位的专家80多人,到徐闻三墩一带参观考察,形成共识:徐闻是中国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

  丝绸之路始发港虽只余下遗址,昔时辉煌不再,但其独特景观历历可见:如蓬莱仙景的三座小岛,大量的栩栩如生的神龟石,百鸟翔集的红树林,波光潋滟的湿地湖泊,古朴独特的民俗及浓郁的渔家风情等;尤其是,一直到现在,三墩一带的仕尾、二桥、南湾等村随时可挖出汉砖汉瓦,二千年前的汉代,似乎就在昨天。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独特的人文景观,浓郁的汉文明气息,三墩旅游开发潜力巨大。今年,徐闻县委县政府决定不再“等、靠、要”,号召全县人民行动起来,举全县之力开发三墩,受惠广大群众。7月8日,“大汉三墩”旅游区举行奠基及开工仪式,沉睡二千年的三墩醒了。“大汉三墩”旅游区计划分两期工程进行,首期工程从今年7月初到9月15日止,重点建设基础设施及汉港文化,并于10月1日开门迎客。高级阶段建设从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重点建设服务配套设施。

  今日的三墩如火如荼,海风送来阵阵搅拌机、铲车的声音,从南山村到二桥、南湾、仕尾,从海堤到湿地湖泊,三墩开发已拉开了架式,两千年前的汉代文明正一步步走来。

  五大板块

  徐闻以大视野、大手笔、高标准建设三墩,聘请资深规划专家坐阵指挥三墩旅游区开发建设。据专家反映,专门的汉文化旅游区全国目前还是空白,三墩所有项目基本按汉代风格设计,两千年前汉代文明将再现三墩,三墩旅游区在全国独一无二。据介绍,三墩旅游区有五大板块可叫响全国。

       第一大板块是仿汉南大门风景区。大门长30多米,高13米,大门之高大全国少有;大门两边是仿汉长城,包括大门全长200多米,大门建筑之雄伟壮观在全国风景区罕见。还有总面积600多平方米的游客中心及占地20亩的广场,广场可举行大型的活动,可容纳近万人。

       第二大板块是仿汉堤风景区。仿汉大堤长390多米,两边是湖和海。海里红树林郁郁葱葱,百鸟穿梭其间。湖为湿地湖泊,面积600多亩,湖中修路,路中有两座仿汉石桥,以路为界,一边是数百亩荷塘,一边是青草依依,游客可泛舟湖中或垂钓或采莲。

      第三大板块是仿汉街风景区。仿汉街位于旅游区的最高点,是旅游区的商业中心,建有四面八方街,有20个商铺,每个商铺都是中心,可俯瞰整个旅游区。并建有20米长5米宽的仿汉长亭。

       第四大板块为绕村风味餐饮一条堤。该海堤位于仕尾村前,绕村而走,弯曲有致,长达750多米,集观光、休闲、餐饮为一体,主要经营海鲜及当地特产,特别推出八宝饭、本地山羊、烤蚝等徐闻风味小食。游客面朝大海,看渔火点点,把酒临风,是难得享受。

       第五大板块是独特民俗。三墩一带的仕尾、二桥、南湾、南山等村有拜石习俗,村民从外面搬回大石块当作神供,每逢传统节日,村民举家拜祭,祈求渔业丰收家庭平安。专家反映,拜石俗全国仅西藏有,但西藏还在石头上画上神像进行祭拜,而三墩一带村民拜祭的却是原生态石头,这在全国绝无仅有。

(责任编辑:品牌湛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