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湛江企业品牌,散落在印象中的,是一记之殇。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作为中国最早改革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的湛江市,曾创辉煌,塑造了诸如“半球”、“三角”等享誉神州的知名企业品牌。然而“岁月易逝,世事难断”。那些昔日光芒四射的企业品牌,魅力不再,如今已是铅华洗尽,难觅踪影……
人们不禁要问,历经辛苦才建立起来的“响当当”的牌子,为什麽就这样“倒”了?在扼叹、惋惜、困惑、迷茫之余,留下的又是怎样的思考?
历史的悲剧似乎又在重演,最近接连发生的湛江本土企业品牌“天地一号”遭遇新兴品牌打压,“江山”失守事件;“鸿智电器”商标在国外惨遭抢注,出口受阻事件……等等。
难道我们的本土企业品牌就是那样不堪打?
“反思”,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副良药。我们所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牌子,更为重要的是失去了整个市场,失去了一种忠诚,失去了一种信任。
透过表象看本质,就不难发现:除了管理体制的原因外,最为关键是我们这些企业不懂得品牌经营。这也是我们湛江本土企业品牌一直沉疴不展,无法实现突围的原因所在。
何谓品牌?品牌就是一个名字或一个名词或一个符号或设计或者以上四种组合,是用以识別一个或一群企业产品或劳务,使之与其他竟争品相区别的唯一标志。品牌包括品名和品标两部分。品名即品牌的名字,品标即是品牌的图案化。商标是品牌中的品标,是经有关部门登记注册后受法律保护的专用的商品标志。在产品日益同质化的市场大环境下,品牌的重要性更是不可同日而语。正如美国著名行销专家Larry Light所说的,“未来的行销是品牌的战争,商界投资者应该认识到品牌才是公司最珍贵的资产。我们建立品牌的形象,就如同鸟儿筑巢一样重要”。
湛江的本土企业要想取得竟争优势,要想做大做强,要想摆脱遭淘汰的扼运,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学会品牌经营。
品牌经营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化工程。惯穿于品牌意识培育、品牌形象塑造、品牌形象突围与品牌形象维护的全过程。品牌形象塑造,是品牌经营的重头戏,关乎着品牌经营的成败。目的是想透过品牌的形象定位,来确立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不可替代性地位,从而建立起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在品牌的塑造过程中,必须注重品牌形象的差异化(即个性化)打造。而有效的定位沟通又助于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同感。如果一个品牌不在某些对消费者有意义的方面独具一格的话,那么它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小。即是说,一个品牌如果没有一个突出的核心价值,即不能为消费者带来核心利益,它就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同,在终端便会失去销售的力量,最终的结局就是面临被淘汰。
湛江本土企业品牌“天地一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天地一号”在遭遇新兴品牌的打压时,之所以无法实现品牌突围,而导致“江山”失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重视品牌核心价值的打造,不懂得塑造自已的独特形象,不懂得在提升自主品牌知名度的同时,建立起消费者对品牌的偏好,不懂得实施名牌战略。一旦有新兴品牌的入市,消费者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时,扼运也就开始降临。
从我们本土电饭煲行业的发展历程,也可略见一斑。湛江本土从事电饭煲生产的企业不下500家,年产电饭煲5000万台,约占全球产量的60%,但真正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廖廖无几。除去“浩特”、“红牌”两大国家级知名品牌和7个广东省著名商标、名牌外,大多为贴牌。在向全球输送产品的同时,却无法输出自己的品牌。绝大部分利润都让拥有强大品牌的国际巨头赚走了。一个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品牌意识淡薄,未能真正建立起自主的品牌“王国”。
在注重品牌形象打造的同时,也须懂得品牌形象的维护。湛江“鸿智电器”商标在国外惨遭抢注,导致出口受阻事件,就进一步印证了品牌维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湛江的本土企业要想保护自已的“领地”不被“侵蚀”,不被“蚕食”。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增强自主品牌的核心竟争力,来抬高竟争的“门槛”。同时要懂得寻求法律的庇护。只有这样,才会避免“鸿智商标遭抢注事件”的重演。
只有深谙品牌经营之道的企业,才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希望湛江的本土企业真正走出“散兵游勇”式的经营怪圈,不断吸纳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增强品牌意识,力争做大做强 。
(责任编辑:品牌湛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