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环北部湾网

打造“百年老店”

发布时间:2019-02-19 13:33 | 分类:品牌大家谈 | 作者:品牌湛江

 


 
 

       英雄识英雄 2010年,唐文盛会长(左)率众企业家造访湛江房地产行业的先行者、广东天地壹号董事长陈生先生(右),赞盛陈生转型成功,天地壹号领跑行业创全国第一。陈生则庆幸自己当年激流勇退,直言房地产行业实在太难做了,唐总带领企业取得辉煌成绩,实属不易。记者 苏国松摄

        还未走进湛江市建设发展集团董事长唐文盛的办公室,就发现候客室里坐了满满一排人。走进办公室,会客室里也是坐满了人。他们来自不同行业,但目的却是一致的。唐文盛的办公室除了处理自己公司业务的功能,还兼有捐资、救助等诸多额外功能。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唐文盛早已经习惯。电影《蜘蛛侠》里有一句经典台词: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这句话用在唐文盛身上再合适不过。作为省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湛江市房协会长、赤坎区工商联主席,唐文盛身上的担子并不轻,因为每一个头衔的背后都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唐文盛认为一家令人鼓舞的公司是打拼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因此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但他特殊的身份却使他很难躲过媒体的目光——

       他曾经因一番“湛江房价涨幅超过10%”的言论刺痛公众的神经,掀起轩然大波,但他依然不改其论,毅然“接砖”;当年的湛江房价涨幅确实如其预测。

       他是一个成功的地产商,但他的名字却每每与教育相连;他捐建、捐助的学校很多,却从不让学校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

       带着一个个疑惑,记者昨日采访了唐文盛先生。

       临危受命 玉汝于成

       记者: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背后都有一段传奇故事,那么您的创业故事又有怎样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唐文盛:1994年,临危受命,我接手了这家风雨飘摇的机关国企小公司,当时心里没底。面临破产倒闭的公司要我挑起重担,重燃希望,可以想象是多么的艰难。组织上指定我来挑这个担子,我不能当逃兵。当时的情形是一无基础,二无资金,三无人才资源。展现在我眼前的不是玫瑰加美酒,而是天天要找柴米油盐的情景。我暗自发誓要让它生存下来,不能在我手里倒闭,只要它离倒闭还有一厘米,我就要用百分之一千的努力去改变它。

       一份使命就是一份机会,我当时的做法是:依靠群众,集中智慧,同时加紧在社会上找人才,找资金,找项目。每天早上都怀满希望出门,晚上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家。可以说当时的压力之大是难以想象的,十个人的生活希望在我手里,我不能让大家失望,我要带领这个团队冲出困境,重新找到希望。于是我制定出详细的运作计划,包括人才的招聘、制度的完善,彻底打破大家“等靠要”的保守思想,要让大家树立在市场经济与鲨鱼同游的意识。

       我没有星期天,我最大的奖励就是在吃饭的时候休息一会儿,和大家交流算是一种休息了。这样忘我的工作态度让同事们看到希望,我们齐心协力,终于扭转了困境,慢慢使公司上了轨道。

       现在我们公司从一个不到十人的小企业成长为拥有一百多人的集团总部,旗下拥有九家子公司的集团公司。2004年起,数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信用诚信单位”、“湛江市五一劳动奖状”、“湛江市综合实力30强民营企业”等光荣称号。

       不按牌理 首创风雨走廊

       记者:业界评价说,您是一个不喜欢按理出牌的人,常弄出一些新花样、新东西,您如何看待这句话?

       唐文盛:不按牌理出牌是因为我不喜欢墨守陈规,只要是对业主有利的,我都会采用。比如当初我们在做华景公寓项目的时候,发现湛江人宁愿到城中村买一块地建房子,过独门独户的生活,也不愿意买商品房。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商品房建筑规划太差,服务意识太落后。这不能怪消费者不买账,只能怪开发商。因此我们在做规划设计时,就首创了“风雨走廊”,把底层架空,建成业主的娱乐场所,不仅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赞赏,而且还获得了规划部门的高度肯定,并被要求在全市进行大力推广。当时华景公寓底层架空的风雨走廊是2.2米,我们在做华盛家园时提高到3.8米,华盛新城则是7米。

       亏本也要做最好的物业管理

       记者:您曾第一个提出亏本做最好的物业管理,据我们了解,那时很多市民甚至不知道“物业管理”为何物。您当时为何一下子将物业管理的标准提这么高?

       唐文盛:我们当时曾到中国物业管理的摇篮——深圳去考察,当地社区整洁、优美的环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促使我们把先进的管理模式带到湛江,与此同时,也带动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1996年,我们首创了免费上门收垃圾的服务,但是这个无偿的服务一开始却受到部分业主强烈的排斥,甚至还受到一些人的破口大骂。我就坚持每2天陪环卫工人上门说服业主,坚持了半年,最终打动了社区业主,使小区卫生得到改善。后来,我们又陆续派员工到深圳最好的物业公司去,学习先进物业管理知识,引进全国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力争使自己公司的物业管理水平保持高标准。

       所谓移风易俗,只要我们开始一点一滴做起,就会如细雨一般,润物细无声,使公司和业主共同进步。

       比如,我们的小区禁止楼房安装防盗网,一方面,这些铁框框会影响市容,另一方面,防盗网上面摆放的杂物万一掉下来还会危及人身安全。业主安装防盗网主要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如果我们把小区的安全工作做到百分百无死角,那么业主自然就会支持我们的行动。因此,我们坚持部队式的管理,十多年来,我们三个小区才发生一两起被盗事件,这是我们的工作得到业主配合最有力的证明。所以,我常对员工讲,遇到问题时,不能怪业主不理解,而是要反省自己的工作有没有做到位。

       打造“百年老店”

       记者:前不久,湛江建设发展工程有限公司成功升级为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您在答谢宴会上说,要将湛江建设发展集团打造成“百年老店”,您下一步有什么样的打算呢?

       唐文盛:我们本着“以人为本,打造最高品质的产品”的信念,通过建立科学的施工管理体制和质量安全体系,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但我们不会因此而沾沾自喜,我时刻用一句话来提醒自己:一个伟大的企业,对待成就永远都要战战兢兢、如覆薄冰。成绩是过去,现在是新的起点,新的征程。

       因此,我们还要不断挑战自我,配合市委市政府的行动纲领,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群众,做成本地龙头企业,力求打造广东省最优秀的住宅小区,填补湛江市房地产高端产品的空白。也只有这样,我们追求成为广东省明星企业,提高在全国的知名度的愿景才会实现。简而言之,一句话——我们不仅要做建筑行家,更要做建筑的艺术家。

       对基础教育情有独钟

       记者:在本地媒体的报道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您作为湛江地产界的风云人物,与教育有关的报道却远远超过了房地产方面的报道。而且与众多企业家喜欢在大学捐资助学不同,您的捐助对象总是小学和中学。您曾经还被评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湛江基础教育十大人物。您能否谈谈您对基础教育情有独钟的原因?

       唐文盛:捐助大学是锦上添花,捐助中小学是雪中送炭,而我更喜欢雪中送炭。据我了解,我国的教育投入经费比例不足,而其中有相当的比例拨给了大学。大学往往不差钱,真正差钱的是中小学。

       我曾经对大家说,我的目标是有生之年捐助建设十所学校,这十所学校都是中小学。2002年,集团公司捐资湛江市第二小学,市区的二十九小、二小都已建成,八小新校区也捐了一千多万。根据调研,吴村小学、雷州东里中学等学校,我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捐助。目前捐建十所学校的目标很快将实现,而且我所捐助的学校没有一所是用我的名字命名,因为名字只有写在人民的心中才会长久,才会被珍藏,才会代代相传。

 


 

(责任编辑:品牌湛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