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城市品牌的策划
策划的缘起
湛江,我国西南重要出海口,曾几何时的繁华与辉煌,几十年前尚是广东省二大城市。然却世易时移,现今的湛江已淹没在迅速崛起的庞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里。尤其是前几年陆续发生的一些不良事件让人们对湛江前景为堪优。
历史发展的要求需要湛江以崭新的姿态和面貌迎接新世纪的曙光,求取再一次的腾飞和崛起。湛江新一界政府果敢力断,决定大力实施城市品牌的发展战略,抓住国家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和西部大开发热潮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推动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快“蓝色产业”聚集带建设,营造海洋经济新热点,促进沿海城市与西部城市的经贸合作。
策划的基本思路DD以城市为品牌
策划的基本思路DD以城市为品牌
我们将对湛江的策划核心放在城市品牌的建立上。
品牌是有形与无形元素的综合体,湛江以城市作为一个品牌,营建这个品牌的要素包括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
有形元素(硬环境):湛江的港口条件、湛江的市容市貌、湛江的工业、农业、通讯、交通等各方面的资源。
无形元素(软环境):湛江的文化气氛、湛江的投资政策、湛江的合作态度、湛江的感情等。
如何把湛江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整体包装、提炼,变成有效信息输出,在短时间内集中打击目标对象群,是我们策划的宗旨,用专业的术语说,就是开发湛江品牌、树立湛江品牌、经营湛江品牌,将湛江品牌壮大、成熟。
我们把湛江的整个城市包装、推行品牌策略,让人们都知道湛江,知道“湛江是一个海港城市;海港是湛江给大西南带来最大利益,湛江的综合投资环境不错;湛江值得信任。”
策划的立足点DD“海港立市”
以何立市?是一个城市长期发展的战略观点。它对该城市的发展有长期的指导意义,例如:惠州市提出“科技立市”的战略,因为惠州的三大电子工业集团,TCL、德赛、麦科特就占了工业产值的26O多个亿,举足轻重。那么,湛江应以何立市?在策划本活动之时,我们觉得有必要明确。
世界经济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是以速度来衡量的,据盖茨分析,八十年代是注重的是速度。速度的体现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交通运输能力,而海洋运输的量化速度尤为重要。
目前,世界各国经济交往主要是海洋运输,优良的港口,对地方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湛江拥有世界上少有的天然深水良港,海岸线长达1556公里,深水岸长达241公里,最大深水4O米,是我国沿海少有的具备通行3O万吨级货轮和5O万吨级油轮,可辟为亿吨国际性大港的口岸,湛江三面临海,人均岸线为全国的1O倍,相当于日本人均占有岸线。所以说,海港将是湛江经济发展依托,也是湛江城市品牌腾飞的翅膀。
湛江的工业、农业、科技、旅游等资源与周边城市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唯在海港资源上,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黑爱堂的研究认为,湛江港可以与香港、新加坡呈鼎之势,具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与我国几个主要港口的对比分析,更显湛江具有发展国际贸易中转大港的巨大潜力。
湛江必须珍惜自已的地位,近一步改善港口条件,加快大型深水泊位的建设步伐,吸引世界大港的先进管理经验,并提高服务质量,创造出文名优良港口的形象。
因此,湛江的城市品牌定位应该很鲜明地提出“以海港立市”的战略口号,并付诸于行动。
我们共同的利益点DD“大海港资源”
湛江与大西南的关系,是口岸与腹地的关系,是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关系,“海港”是我们共同的利益。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程,无一不与海港相联系,在日本工业虾的过程中,资源主要来自外部,各个都市圈都可以由海港直接与世界市场沟通。即使是国内资源丰富的美国,工业所消费的资源也有2O%的依赖进口。
湛江所依靠的经济腹地,是一个广义的腹地,不仅包括大西南五省区市、还包括四西(粤西、湘西、鄂西、桂西),总人口约3.3亿,面积3OO万平方公里,其中的成渝都市圈,人口面积名列“全国九大都市圈”全茅,随着国家实施加快中西部地区开发和发展的战略,投资政策向西部倾斜,加快这个地区开发建设是“九五”规划的首要课题。
借鉴国际经验和我国的特殊国情出发,在未来15-2O年的特定公共化阶段内,逐步变成我国全国大分工式的区域结构为都市圈式的区域结构,形成“九大都市圈”的设想,并以此来带动与区域经济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有了明确的战略思想,就能制定出好的战略规划。
随着南昆铁路,黎湛铁路复线,粤海大道和一批通向湛江个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与开通,大西南、四西(粤西、桂西、鄂西、湘西)的经济流通将会涌向湛江。
湛江港的最大停泊能力与水域面积在中国大陆南部都是最大的。
作为大西南出海通道,湛江港与广西的北海、钦州,防城港相比,湛江港显占绝对优势。
所以承担这个地区经济走向世界的通海道,只有湛江港才能担负起此重任。
湛江是我国第一批对外开发的港口城市,处于粤、桂、黔三省区的枢纽位置,西临北部湾,东临珠江三角洲,北靠大西南,南濒东南亚,湛江港是我国八大枢纽港之一,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大洋州航程最短的港口。国内外经济专家普遍如同湛江是大西南理想的出海口,是大西南开放开发的一个把“金钥匙”。历史在呼唤湛江港登上大先开发的大舞台,肩负起新使命。
湛江应该明白自身条件的优势,利用资源,制定出相关的“海港”发展战略,例如以1999年湛江两会为契机,向大西南各省的城市展现自已,以优惠的条件吸引大西南地区在湛江投资建设港口仓储,或开辟保税仓,让大西南各省拥有自已的“地盘”,拥有自已的出海口。推出“大海港”概念,主动对接大西南市场,加快疏港交通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综合环境,与大西南携手走向世界。
大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有着独特的文化与民族心理。因此,我们策划所要表现出来的思想,要充分体现湛江人对大西南的尊重,表现湛江人是诚心诚意地邀请大西南共谋经济发展之计。
海港是湛江的主要利益点,是吸引大西南经济资源流通的主要桥梁,湛江既要正视自已的优势,又要顾及大西南人的心理,要以一种主动为大西南服务的姿态出现,尊重大西南,使目标对象的身心得以充分满足。在湛江城市品牌所有的项目策划几城市装点、气氛营建的表现中,把大西南来宾当作贵宾接待,让他们在享受尊重与荣耀中,接受我们输出的有效信息,知道湛江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服务好大西南,特别是在1999年湛江两会中显露出来对大西南的重视与合作的诚意,让其它城市合乎中外客商看到湛江与所依靠的广阔经济腹地的关系,以及湛江所具备的各种资源优势,充分让他们权衡“立足湛江”的经济发展战略意义。知道立足湛江,相当于依傍着整个大西南,湛江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地方。
湛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展示城市的品牌形象,吸引外商资投建设,辐射大西南经济区,也让大西南经济区,清楚湛江的价值以及湛江给他们带来的直接或长远的经济利益。
在推行城市品牌策略中,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作好大西南与世界连接的“黄金桥”,使湛江成为大西南最便捷、最优惠的出海口,又是世界开发大西南的前哨。
在推行城市品牌策略中,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作好大西南与世界连接的“黄金桥”,使湛江成为大西南最便捷、最优惠的出海口,又是世界开发大西南的前哨。
湛江的品牌形象DD“友善、真诚、博大”与蓝鲸“滨滨”
品牌的形象口号:友善、真诚、博大
湛江是全中国十大港口城市之一,海洋、海港是湛江最显著的特点,我们构思湛江的品牌形象时,由蓝色的海水联想到“真情无瑕、胸怀广阔”,继而联想到“友善、真诚、博大”这三个很有感觉的词语,让人能真切地感觉到湛江这个城市的品牌。
品牌的形象的吉祥物:蓝鲸“滨滨”
从“友善、真诚、博大”的品牌特点,我们确立“蓝鲸”这个海洋中最大的生物来具体表现“湛江”城市的品牌特点。因为“蓝鲸”给人的印象是“纯蓝、善良、海中最大的生物”,正好贴切城市品牌特点,其可爱、活泼的人性化形象是湛江城市品牌的感性具象的表现与延伸,同时品牌形象起到了强效的累积沉淀作用。
湛江城市形象歌曲DD《大海啊,故乡》
现代的城市作为国际社会经济建设的主角,正在推动生活潮流气势磅礴地涌向世纪,开创着前所未有的文化奇观,因此,将城市形象诉于音乐创作领域,建立城市品牌识别系统,使之散布振聋发聩的整体魅力,是时代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明智而非凡的选择。
依据湛江市形象歌曲的主旋律,再演化出其他曲子,可以按照特定的需要,以不同的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如在公共宣传片,广告片上用城市形象歌,在各类活动中播放,时时处处对人们进行心理定势的潜移默化,对湛江城市的品牌产生更深刻的印象。
我们建议可以考虑借用《大海啊,故乡》。这首耳熟能详、传诵一时的大海之歌,深情地描绘了大海与人类的母犊般的哺育之情,抒发了儿女对大海母亲的歌颂,比较切合湛江的城市定位和城市形象印证。
湛江城市节日DD中国(湛江)珍珠节
城市文化氛围的营建,有助于城市品牌的塑造,使城市品牌更显丰满。城市文化是人们认识一个城市的始端,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情感体验,城市以富有自已特色的节目,来营造城市文化气氛,为城市提供一个迅速扬名的契机。著名的有大连市的“服装节”、青岛的“啤酒节”、长春的“电影节”。
湛江要形成自已的城市文化节目,要寻找适合自已城市特点的文化,湛江以“海港立市”,是以海洋经济为突破口,以港口城市为依托的滨海城市。“海洋气息”是湛江年要表现的文化,要寻找一种广告载体,让人们都可以感受得到,我们经过审慎的考虑,建议湛江以“中国珍珠节”为城市文化的载体,通过“中国珍珠节”的包装宣传,让人们一听到“珍珠节”就联想起湛江市。
至此,湛江城市品牌的打造已然初具雏形,一个新湛江品牌已“面市”了。
策划的归纳和启迪
在策划湛江过程中,我们把握了一个战略传播制高点,从打造城市品牌的长程战略眼光切入,创造性提出湛江“海港立市”的城市定位,凸显湛江海洋经济核心价值优势,赋予湛江“友善、真诚、博大”的城市品牌个性,为今后湛江城市长程公关宣传铺垫了传播基调。
在执行层面上,我们贯彻了三个策略:第一层是长程品牌积累——强调1999年——2OO1年使有的重大活动都只是湛江长程城市品牌建设的一部分,今后仍要持之以恒地举办各种形式类型的活动和事件,为湛江品牌建设留下实质的沉淀积累;第二层是打“大西南”牌——从湛江港口资源优势出发,结合各种有利契机,把湛江与大西南关系定义为口岸与腹地的关系,提出“湛江港既属于湛江人亦属于大西南”,在争取广泛认同的同时,突出地理唯一性,增强湛江竞争与合作的筹码;第三层是纵横延伸、扩大参与面与影响力。“经济搭台、文化唱戏”。透过全面的策划执行,使一个原本政治经贸层面的事件,延伸演衍成了一个具有全民参与感的民众气氛活动,带出浓郁节庆色彩丰富了广大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在与来宾、广大市民乃至社会公众的心智中,烙下了湛江全新的城市品牌形象。
从长远发展看,把偶然的重大活动节日化,无形中有或有意识使之成为一个固定的聚合资源的旋涡中心,不断发展下去,可以滚动积累为一般巨大的能量,活动影响力越大,就越能吸引下活动的攀附,以大带小,从而凝聚成更大的影响力,启动“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更大”的良性循环。在每一次重大活动中,除了城市品牌的定位、核心价值、个性等内在东西以及城市形象吉祥物、形象歌曲等外在具象不变外,还应着手打造有城市品牌特色的保留传统节目(如中国珍珠节),使之成为每次节日中的高潮点,以形成城市品牌的印象
延续和辐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