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环北部湾网

八闽归来话寻根

发布时间:2011-01-25 15:26 | 分类:专家访谈 | 作者:品牌湛江

  

湛江港务局规划科长、陈立新  

    曾任湛江港务局规划科长、湛江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专家委员会负责人、临港工业园开发分公司总经理等职。被聘为湛江市人民政府规划专家组成员。
    几十年来,参加过多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工可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发表和提交的研究报告40多篇。曾为《湛江晚报》“湛江人的根”专栏作家。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广东省志、交通卷》编委,《广东交通年鉴》编委,现兼任《广东港口》杂志编委会副主任。主要代表作有《湛江海上丝绸之路史》。

    很高兴能参加这次赴莆田考察闽南文化活动。
    虽然多数湛江人世代相传祖先来自莆田,但年深月久,对于祖先迁徙湛江的史实,不免让人牵挂和疑惑。这次考察,进一步解开了这个谜团。
    到莆田后的第一天,莆田文化局安排我们到白塘镇参观古民居。两位李姓团友根据白塘村李氏宗祠得到的族谱资料,认为自己的祖宗正是来自莆田白塘。果真如此,则莆田最著名的“四大世家”在湛江都有传人,真是可喜可贺。莆田“四大世家”分别是指“九牧林”、“莆阳黄”、“玉湖陈”和“白塘李”。
    唐代天宝年间莆田人林披博闻强记,二十岁以明经及第,升至太子詹事兼苏州别驾,其子林苇等八人又皆仕为刺史、司马、长史,号“九牧林氏”,湛江吴川霞街的清代状元林召棠就是“九牧林”的后裔。
    “莆阳黄”始祖黄岸,子孙人才济济,南宋绍兴戊午科(1138年)状元黄公度、乾道壬辰科(1172年)状元黄定、绍定己丑科(1229年)状元黄朴均出自此门。黄岸17世孙黄昱延祐六年(1319年)莅任石城县尹,遂定居廉江上县村,其弟黄暹、黄升分别徙居吴川的盘石村、麻登村,成为三地黄氏的开基祖。“莆阳黄”的另一支黄岸16世孙黄起龙避元卜居东海岛什二埇,为雷阳黄氏开基祖,其后裔分居弄坡、霞山村嘉埠乐坑、龙池村等处。
    “玉湖”系莆田玉湖陈氏发祥地,南宋名相陈俊卿、民族英雄陈文龙故里。“玉湖陈”在宋代以“一门二丞相,九代八太师”名扬天下,玉湖村今名阔口村。“玉湖陈”在湛江的后裔约有40多万人,雷州仙梦陈氏、南田陈氏、淡水陈氏、湛江米稔陈氏、乾塘陈氏、廉江乾案陈氏、排岭陈氏、遂溪实荣陈氏、本立陈氏、吴川大院泗岸陈氏、三浪陈氏等均为“玉湖陈”在湛江的分支,其中仅乾塘陈氏就分发310多条自然村,是湛江最大的一个氏族。
    唐代江王李元祥的第 14 代裔孙李伯玉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由南安县迁徒莆田白塘洋尾村定居, 成为“白塘李氏” 始祖, 其玄孙李富曾组建义军抗金,宋廷授予殿前制干官职。“白塘李”子孙繁衍,人才辈出,成为涵江望族。白塘洋尾自宋代至清代有进士98名,举人64名(其中3名武举人),职官216名,分布各地为官。其中:宋代有进士60人,职官50人;元代有职官4人;明代有进士31人,举人39人,职官108人;清代有进士7人,举人25人,职官54人。白塘李氏为妈祖文化的建立、传播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湛江哪支李氏出自“白塘李”?我还未作考证,但吴川三柏李氏显然不属“白塘李”。三柏李氏祖上是北宋天圣三年髙中乙丑科(公元1025年)状元李山甫,原籍江西南昌,其次子解元李师骞任官福建漳州府龙溪县濠门上巡检司始入闽,师骞孙李恕由濠门迁居钱山村,李恕次子李穆登宋嘉定进士,历任广东龙川、石龙知县,卜居吴川极浦,手植三棵柏树得名三柏村,是由福建漳州府龙溪县钱山村迁来,应属闽南人,但与莆田无涉。
    有时间查找,湛江多数移民在莆田还是能找到源头的。遗憾的是这次太仓促,没法安排团友分散去寻根。在考察完白塘镇看到李姓团友找到族谱资料后,徐闻企业家董生若有所失,向我表示还未能达到此行目的。当天下午与莆田文化界开座谈会时董生在莆田姓氏研究会林副会长处拿到一本莆田姓氏源流资料,发现里面描述莆田董氏的来历和迁徙情况与家传族谱对上了号,真是喜出望外!希望以后各姓氏的寻根之旅都能有这样的惊喜。
    “寻根”不仅是寻血缘之根,也包括文化之根。这次八闽之旅,追寻领略绚丽多姿的闽南和莆田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园林文化、商业文化、海洋文化、宗教文化及居住环境,倍觉亲切,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令人感同身受,更加深了对湛江人的根的了解。通过这次考察活动,觉得千百年来雷州文化比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原文化、莆田文化的精粹,成为雷州半岛的主导文化。由于篇幅问题,这里不展开来论述。
    淌过的已成历史,更重要的是面向未来。
    希望湛江今后有条件的话多组织一些此类活动,让我们在寻根之旅活动中走的更深,更远。

文章来源:品牌湛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