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环北部湾网

湛江品牌老字号“半球电器”

发布时间:2010-02-02 17:34 | 分类:品牌调查 | 作者:品牌湛江

      日前,一篇名为《浅谈湛江企业品牌的发展之路》的博文引起了市民对湛江品牌现状的强烈共鸣,湛江日报对此作了追踪报道。

  湛江人对本土品牌如此情真意切,缘于他们过去30年深刻的品牌记忆。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湛江曾孕育出一批名牌产品,它们不但蜚声国内外市场,也烙在了湛江人的生活记忆之中。

  回首湛江品牌的兴衰,不难发现湛江人深深的品牌情结,也就不难理解现时“湛江银妹”等市民对本土品牌“爱之深、盼之切”的心情。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剖析湛江品牌的得失,更是湛江重新培育出国际、国内一线品牌的必经之途。

 

半球三星,湛江人的品牌记忆

 

  时至今日,三星和半球仍是湛江人耳熟能详的两个品牌,也是湛江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名副其实的“一线品牌”。

  半球公司始建于1969年,曾命名湛江市家电总厂、湛江市家用电器工业公司。半球的壮大离不开一位名动一时的企业家李秀森。

  当时,由日本人井深大的东京通讯工程公司在上世纪50年代发明的电饭锅开始进入普及时期,时任湛江家电总经理的李秀森从香港市场获得这一信息后,决心在湛江家电公司引进当时国内空白的全自动电饭锅技术,主攻电饭锅市场,开始出口“三角”牌电饭锅。1982年,湛江家电公司调研认为,以电代柴是必然趋势,国内电饭锅市场潜力巨大,于是开始扩大规模,主攻国内市场。1983年,“三角”牌电饭锅在轻工部评比中获全国第一。

  1987年,广东半球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组建,并进入了高速成长期。凭借先进的技术和过硬的质量,“半球”品牌深受消费者拥戴。时至今日,记者还能在北方一些家庭看到使用了近10年的“半球”电饭锅,“质量好”是消费者对“半球”的一致评价。“半球”商标在1991年荣获首届中国驰名商标提名奖和国际第十六届最佳商标奖,1992年被认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半球”是当仁不让的国内电饭锅行业头号品牌,也是大江南北的消费者记住湛江这座南方港城的由头。

  三星汽车也曾经名噪一时。这家位于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于1992年开始生产轻型客车,具备了年产3万辆的综合能力和MPV多功能涂装单板6万辆的厂房和生产线、设备及设施。1993年后,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三星汽车以CDK(进口散件组装)方式引进散件技贸合作的形式生产得力卡面包车及道奇旅行车、三菱太空车等品种。在中国汽车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的90年代初,三星汽车的产品在业内享有很好的声誉,畅销国内。

  上世纪90年代初也是湛江经济发展的一个小高潮,在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不少名牌产品。华威饼干厂的威化饼曾获国家金质奖章;湛江机械厂的硫化设备闻名国内。

  当时的湛江消费者对本土品牌有着非同寻常的认可度,小磨芝麻油、运河香皂、紫荆面粉、得力啤酒等本土产品,滋润着湛江人的寻常生活。上世纪80年代后期湛江卷烟厂开发的“醒宝”香烟也曾在国内风行一时。

        上述品牌中,真正的“大牌”无疑还是半球和三星,它们也因此被称为粤西经济的两匹“骏马”,成为了湛江的城市象征。

 
  双马失蹄,本土品牌陷入低谷

  今天,三星汽车的大门口,“粤西骏马”的金色大字依然醒目,但公司已经停产多年。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半球和三星等一批国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由于体制、市场、人才等诸多因素,被市场抛在了身后。

  三星的衰落原因复杂,除了体制等因素外,三星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汽车制造核心技术,是其最致命的弱点。CDK(进口散件组装)模式在遭遇政策瓶颈时,立刻土崩瓦解。再加上三星错过了与国际汽车巨头合资的绝佳机会。随着全国各地汽车工业、特别是合资车厂的崛起,三星的市场很快被蚕食殆尽,企业陷入危机。

  拥有核心技术的半球,品牌生命力显然更强大。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最初的几年,半球集团曾花重金展开了一轮品牌宣传活动,包括在中央电视台等大媒体投放广告,冠名足球队,大做形象广告,一句“服务社会不分东西半球”响彻全国。但这种风光的背后,却是冒牌产品层出不穷、电饭煲生产技术日渐普及、市场竞争趋烈的残酷现实。对于半球的衰落,李秀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归结为“假货冲击”;“半球”商标的设计者、资深广告人林淼冰认为,半球的这波品牌宣传活动好大喜功,盲目而缺乏针对性,也没有和产品品质提升、新品研发等企业“内功”结合起来,导致了企业整体的落后。事实上,对于深入人心的半球商标,半球集团还曾用一个洋文名“PESKOE”取而代之,后来因为用户不认可,才把原商标和“PESKOE”组合使用。此举也凸显了当时半球在品牌建设上的无意识。

  众说纷纭之中,半球日渐走向衰落,而与之相伴的,是当年的行业追赶者美的、格力等企业的强势崛起,以及整个国产家电业的快速发展。退出市场核心舞台的半球,只能靠出租品牌使用权度日。

 

  产业复苏,企业品牌意识启蒙

 

  进入21世纪,湛江经济从低谷奋起,民营企业蓬勃发展。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开展了中国名牌评价工作;2002年开始,广东省开始推行“名牌带动战略”,通过政府引导和奖励,推动企业开创名牌。

  这一时期也是湛江企业品牌意识的启蒙时期,在小家电、陶瓷、白糖、饲料、水产品、水果加工等领域,一批日渐壮大的民营企业开始步入品牌建设的轨道。

  鸿智电器的创始人宋亚养回顾说,2001年他在公司的产品出口目的地美国调研时,惊讶地发现另一家企业出口的电饭锅盗用了自己产品的UL认证编号,他从此决心为自己的产品在各出口国注册商标,并大力打造自主品牌“鸿智”,改变过去单一贴牌生产的局面,以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同一时期,湛江的电饭锅产业涌现出一批省名牌产品,并向“中国名牌”冲刺,在湛江其它强势产业中,民营企业也纷纷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扛起了复兴湛江品牌的大旗。


文章来源:湛江日报